调研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研究 > 调研报告
春风吹过四十年 湘莲产业大发展

春风吹过四十年  湘莲产业大发展

湘潭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

尹北海  刘克云

(2018年7月)

 

湘莲是湘潭市著名的特色农产品,是湘潭人的骄傲。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湖湘。湘莲产业的发展,跌宕起伏,牵人心魄。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湘莲产、加、销才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回顾四十年湘潭市湘莲产业化的发展,大致有七个方面的变化:

一、面积扩大,产量产值增加,建起了湘莲产业集聚区。全市2017年种植子莲面积105520亩,总产14494吨,面积产量分别为1978年的31.35倍、48.33倍。全市湘莲产业总产值达55亿元。1995年,市委农村工作部、市政府农办组织召开了全市湘莲产业过亿元产值座谈会,当时多数同志认为难以实现。而经过22年努力,总产值竟增加了60倍,可以说其产值创造了一个奇迹。近几年,市、县政府还进行了湘莲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湘潭县湘莲产业集聚区的范围有花石、中路铺、谭家山、河口、易俗河等五个乡镇,种莲面积达5.8万亩。

二、种类、品种增多,种植区域扩大。过去主要种植子莲,现在三大类湘莲均有种植。2017年,全市种植子莲105520亩,藕莲15547亩,产菜藕16942吨,还种有600亩花莲,仅岳塘区的盘龙大观园,就种植花莲300亩,品种1200多个,其中在历届中国荷花节中获金奖的品种就有30多个。湘莲的全市种植区域扩大到湘乡市、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湘潭县的莲农还每年带种藕赴湖北、江西、常德、益阳等湖区租地种子莲,收获后再运回加工销售。2017年租田种植在20万亩左右,产量达100公斤/亩。

三、精深加工企业兴起,产业进入系列开发阶段。全市现有湘莲加工企业4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湘莲种植产业合作社35家(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500家,休闲农庄7家(其中五星级休闲农庄2家),湘莲加工销售经营户278户,湘莲从业人员达10万人。同时建起了湘潭县花石湘莲专业市场,年吞吐量达10万吨左右,是全国最大的湘莲交易物流中心。全市现已开发5个系列、18个品类投入市场。

四、千方百计创名牌,抓好品牌建设。湘潭是莲城莲乡,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子莲产销地区。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湘莲的知名品牌,更为奇特的是湘莲种了几千年,“湘莲”商标竟被外省某公司抢注。2007年8月7日,湘潭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专门机构,正式向国家申报了地理标志产品。2010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达第54号文件,批准湘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年10月,湖南宏兴隆(现为弘茂)湘莲食品有限公司的宏兴隆品牌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8月,湖南宏兴隆湘莲食品有限公司使用的宏兴隆被认定为湖南省知名品牌(即湘莲和月饼系列产品);2017年10月,湘潭成功创建成国家级出口湘莲质量安全示范区,这一年又成功入选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并成功申报湘莲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全市湘莲经营主体共注册商标21个,其中5个荣获省及国家著名商标。

五、组织湘莲科技攻关,不断改进提高湘莲品质。湘潭县组织起百人专家、教授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队伍,其中有高级职称的20人。在湘莲产业集聚区分层、分级定期开展农户和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以提高种莲的科技水平。同时组织了对良种选育复壮、腐败病防治、精深加工技术及包装储运、加工机械的研制工作。到2016年湘莲企业已累计申请专利85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23件,外观设计专利51件。重点抓好良种选育、品种提纯复壮和配套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传统地方良种寸三莲洁白圆润,质地细腻,清香鲜甜,但经多年种植,品质退化明显,腐败病发生严重,其种植面积下降,产量也在下降。为了保护湘莲传统、特色优势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持其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湘潭县农业部门和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在花石镇涓江村建成了200多亩的湘莲原种场,用于寸三莲的提纯复壮和良种繁育。并利用寸三莲提纯复壮后的160亩种藕,在全县推广种植达3000亩以上,且表现良好,比周边其他品种早熟,长势旺,腐败病发生轻,茎叶满田块。同时开展了湘莲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选育。从2007年1月到2015年12月选育出了“寸三莲1号”,已经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登记。2015年还与湖南省蔬菜研究所专家一道开展了湘莲腐败病防治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在湘莲原种场及种植基地开展湘莲腐败病综合防控的技术示范,在全县推广应用2000亩,效果非常明显。

六、抓湘莲标准体系建设,增质提效,开拓市场。根据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准,湘潭县制定了《绿色湘莲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绿色食品(A级)湘莲生产,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湘莲生产技术的基本要求,包括种植的术语、采摘、生产记录和档案管理等湘莲品牌建设情况。同时,加强与电商展会等媒体的紧密联系,请其帮助推介。2015年9月,中央电视台CCTV7《农广天地》栏目来湘潭县拍摄了以湘莲为主要内容的《从农田到餐桌——走进湘潭节目》。通过湖南省首家县市级地方馆——特色中国湘潭县馆,全省第一家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试点县项目,全省首批“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体”电商模式湘潭县站等电商平台,有效提高了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质知名度。几年来多次组织以湘莲产业为主的企业参加农博会、食博会、沪洽周等展会及推广活动。如2016年组织以湘莲企业为主的共5家龙头企业集中打造湘潭县主展馆,积极参展2016年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并集中宣传推介湘莲,成效显著。

七、挖掘湘莲文化,发展湘莲文化旅游。围绕湘莲举办丰富多彩的节会活动。2015年至2017年,湘潭县花石镇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湘潭花石“赏荷之旅”暨“湘莲产品文化节”活动,每年吸引游客8万余人次,带动周边农民创收420万元以上,以梅林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千亩荷花基地为主景区,举办旅游观光活动,形成春看油菜、夏赏荷花、秋摘葡萄、冬观梅林的乡村旅游新格局。每年接待游客达10万余人次,带动农民创收600余万元。2015530日至同年8月底,连续3个月在湘潭市岳塘区盘龙大观园的荷花园举办了国际荷花节,一站式“尽享荷花盛宴,赏遍世界荷花”,共展出1200多个品种。

湘潭县着重打造出四条精品湘莲旅游线路,即伟人故里韶山;茶恩寺干线花石段两厢及花石湘莲市场——罗汉山——花石水库、梅林桥美丽乡村——中路铺五龙山大杰寺(龙凤庄园)——白石故居(中湘白石人家)——茶恩寺晓霞山;排头隐山、周小舟故居——乌石彭德怀故居(湘之坊);易俗河金霞山——滨江风光带、洛口古镇——河口赏荷。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证明,湘潭市的湘莲产业明显是个优势产业,是湘潭振兴农业的一个好门路。现在是上面重视,地方引起了注意,有牌子(即湘潭县是中国湘莲之乡,湘莲是地理标志产品,湘莲企业拥有国、省著名商标)、有市场(即花石镇有全国最大的湘莲市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愿意消费中高档名牌产品)、有企业(即弘茂、粒粒珍、莲冠、兴宏运、莲乡、莲美等)、有优势产品(如蛋黄莲蓉月饼等),更著名的有省、国、国际品牌。这些都是全市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莲农共同努力打造的结果。英国不产一片茶叶,却打造出了国际茶业名牌“立顿”,美国不产一粒莲,却拿我们的莲子制造出了众多的美容、保健、长寿莲子产品。我们身处莲乡、莲城,有最好的莲子,最大的市场,为什么开发不出高档湘莲产品。有的产品一造出来,有的企业不出名就很快垮了,总是难以持续发展,其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深思,必须认真总结出经验教训。实践证明:名牌产品是完全可以通过精心努力制造出来的,并且是不愁销路的,宏兴隆牌的蛋黄莲蓉月饼的旺销就足以说明。

但由于有的领导对发展湘莲产业的思想认识不够,有的部门工作措施不力,全市种莲面积总是稳不住、扩不大,加工湘莲的企业规模也不大,科学技术的研发攻关形不成合力,品牌效益没有充分发挥,种植资源发挥不了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建议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看准了的事就要下定决心一抓到底。要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湘莲产业发展规划。

1.稳步扩大种植面积。到2021年,全市湘莲面积要达15万亩以上,其中认证绿色湘莲面积要达10万亩以上,有机湘莲面积达3万亩以上。

2.主攻单产和产业增值。湘莲亩产要从现在的亩产13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左右,总产要达22500吨,湘莲产业产值要达到100亿元。

3.加强质量管理。按绿色食品湘莲标准生产,主要措施靠“寸三莲”良种提纯复壮,推行套种轮作,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进行生物有机肥示范,推广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重点防治湘莲腐败病。建立健全县、乡、村、户四级生产管理体系,实施品质追溯制度。

4.狠抓技术培训,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促莲业科技入企到厂,入田到户。整体提高全市湘莲的栽培和加工科技水平。不断选育出新的优质高产良种,不断创造出优质、多样化的加工产品,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

5.组织湘莲生产和精深加工联合体,把分散的生产和加工企业逐步联合起来,形成规模效益与拳头优势,向国内外市场拓展。

 

(作者:尹北海,系农业分会名誉会员,曾任原湘潭市农业局局长、调研员,现为湘潭市农业委员会退休正县级干部)

(作者:刘克云,系农业分会秘书长,曾任原湘潭市农业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现为湘潭市农业委员会退休正县级干部)

 

 

 

上一篇:湘潭“吨粮田”建设的成功实践与         已经是最后一篇文章了
版权所有:湘潭市老科学技工作者协会 备案号:湘ICP备18014771号-1 技术支持亿度网络

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