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研究 > 调研报告
湘潭“吨粮田”建设的成功实践与研讨

湘潭“吨粮田”建设的成功实践与研讨

 

湘潭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

刘克云、陈佑斌、尹北海

(2018年7月)

 

湘潭虽然历来是我省、我国水稻高产地区,但在1976年以前,全地区粮食平均亩产也只达到过“纲要”、超千斤的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湘潭市委、市政府及其农业部门为了探索高产再高产的途径,走出了一条主要靠科技、同时靠政策、靠投入,建设“吨粮田”的新路子。全市1983年粮食平均亩产过“双纲”,到1996年,全市双季稻田面积达145.02万亩,总产粮食达146.81万吨,平均亩产达1012.3公斤,实现了按双季稻田面积亩产成建制过吨粮,包括其它粮食产量在内,全市粮食总产达149.44万吨,比1976年增长77.9%,20年平均增长率为3.87%。

第一,湘潭“吨粮田”建设的发展历程

湘潭“吨粮田”建设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到1996年终于实现了双季稻田亩产成建制过吨粮。先后经历了试验研究、多点示范、大面积开发和成建制建设吨粮县(市、区)以及高效吨粮田建设巩固验收等五个阶段。

(一)试验研究阶段(1985年前)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原湘潭地区农业局总结了一批早稻或晚稻一季亩产上千斤生产队的经验。1981年,湘潭地区农业局在湘潭县楠竹山公社北岸大队办点,驻队工作组参照千斤队高产经验的措施,制订出台了双季稻亩产双千斤的栽培技术规程,组织了百亩早常晚杂和双杂双千斤高产栽培模式田的示范,实施结果按60平方丈标准田测产验收,获得亩产954公斤的好收成,亩增162公斤,按习惯亩产计算,过了一吨粮。当时,湖南省农业厅粮油处的负责同志听完汇报后高兴地说:这个经验很好,就叫建设“吨粮田”吧!从此拉开了湘潭“吨粮田”建设的序幕。1982年至1983年,湘潭地区农业局和省农业厅连续两年共同在楠竹山公社北岸大队办百亩示范片,双季稻亩产达1015公斤,成为我省第一个连续三年双季稻亩产稳定在1000公斤以上的百亩模式田。1983年,省科委确定《双季稻杂交水稻亩产吨粮栽培技术研究》为全省重点攻关项目。1983年至1985年连续三年在各县(市、区)办点示范,出现了一批吨粮田。1985年,湘潭县云湖桥镇新南村东风组46.16亩双季杂交水稻,平均亩产1160.3公斤;湘乡市泉塘镇繁育村金马塘、杨家茅屋、人字垛三个组连片种植双杂56亩,平均亩产达1052.7公斤。同年,湘潭市农科所进行双杂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印证试验,测产分析的各项技术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数据,为湘潭“吨粮田”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多点示范阶段(1986年至1989年)

1986年,湘潭市政府成立了吨粮田开发领导小组和技术顾问组,并在市农业局下设了办公室。各县(市、区)和5个重点乡镇政府也先后成立了相应机构。各级农业部门把开发吨粮田、办好示范点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抽调骨干力量驻点指导。这一年,全市10.9万亩吨粮田,平均亩产达1024公斤。品种搭配有双杂和早常晚杂,还有“稻————麦”三熟制3000亩,平均亩产达1130公斤。湘乡市山枣镇水东村19.4亩“玉米——晚稻”示范田,两季亩产1049.5公斤。1987年,全市吨粮田增加到27万亩,示范点增加到11个。湘潭县泉塘子乡参加了全省11个吨粮田建设示范点的竞赛活动,该乡有6500亩田过吨粮,荣获1987年全省吨粮田开发二等奖。此后,全市吨粮田面积逐年增加,1988年达32万亩,1989年达40万亩。

(三)大面积开发阶段(1990年至1992年)

随着吨粮田配套技术的日趋成熟,全市吨粮田开发的规模也不断扩大。1990年,湘潭县楠竹山乡、湘乡市棋梓、谷水、崇山、毛田、东郊、坪花等7个乡镇的双季稻亩产分别达1002公斤、1059公斤、1078公斤、1030公斤、1007公斤、1009公斤、1020公斤,成为湘潭市第一批双季稻田亩产过吨粮乡镇。为了加快全市吨粮田建设的步伐,1991年,市吨粮田开发领导小组分析研判了当时全市吨粮田开发的形势,认真总结了全市过去办点和一批亩产过吨粮乡镇的成功经验。认为湘潭地区人多田少,人增地减,粮食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全市耕地面积只有183.2万亩,比1978年减少了11.28万亩,人口却增加了52万,人均占有耕地由1978年的0.87亩减少到0.67亩。如不主攻单产,已经解决了的吃饭问题将再次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为了把吨粮田开发推向新阶段,市吨粮田开发领导小组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湘潭市成建制开发吨粮田实施方案的报告》,市政府以潭政发〔1991〕03号文批转各县(市、区)。在此文件中明确提出:力争1995年全市按双季稻田面积成建制亩产过吨粮。同时,市政府还规定:凡连续两年亩产过吨粮的乡镇,给予一次性奖励5000元。1992年,全市先后有8个乡镇获奖,全市吨粮田面积达74万亩,占双季稻面积的48.3%。

(四)成建制建设吨粮县(市、区)阶段(1993年至1995年)

1993年,湘乡市被列为全省吨粮县(市)建设重点县(市)。经过两年努力,到1994年,该市51.5万亩双季稻田,总产稻谷51.2万吨,亩产1002公斤。经省吨粮办验收,该市成为湘潭市第一个过吨粮的县(市)。在湘乡经验的鼓舞带动下,湘潭县和韶山市先后上报省里,要求将其列入全省吨粮县(市)建设重点单位。1994年4月,湘潭市政府向省吨粮田开发领导小组呈报了《关于申报列入全省吨粮田建设重点地(市)的请示》,并获得了批准。当年5月24日,湘潭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吨粮田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过吨粮、奔小康”总揽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到5月30日,市政府又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听取了市吨粮办和市农业局负责同志关于全市吨粮田建设实施方案的汇报,并对吨粮市建设的若干实际问题作了具体研究。同时决定每年从市财政拿出15万元奖励过吨粮的县(市、区),之后连续奖励了三年。第一年就奖励了湘乡市10万元,并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表彰通报和奖牌。这一年,全市吨粮田建设有了新的突破,粮食亩产过吨粮的乡镇也达到了46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36.5%,全市吨粮田面积达到了87.5万亩,占全市双季稻面积的60.2%。1995年,全市双季稻面积达142.455万亩,平均亩产1008.8公斤。可以说,全市粮食亩产已经过了吨粮。但岳塘区平均亩产只有999公斤,一公斤之差,省里没有验收鉴定。尽管如此,湘潭市政府对过了吨粮的县(市、区)仍然给予了表彰奖励。

(五)高效吨粮田建设巩固验收阶段(1996年)

1996年,为了巩固前阶段全市吨粮田建设的成果,迎接国家和省级专家的考核验收鉴定,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加大了吨粮市建设的力度,并向高效吨粮市建设迈进。3月20日,市政府发布了建设吨粮市的动员令。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技人员身先士卒,模范带头,纷纷下乡办点示范,全面督促指导粮食生产;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向吨粮市发起最后冲刺,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当年10月15日至16日,应湖南省吨粮田开发领导小组邀请,由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及湖南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部门的专家、教授共12人,组成了考察评议委员会,对湘潭市成建制开发吨粮田、建设吨粮市,就当年晚稻生产进行了大面积的现场考察评估。评议委员会认真听取了湘潭市吨粮田开发领导小组的汇报,同时认真审查了全市早稻统计上报数据和省专家组对晚稻的测产结果。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考察评议意见:

1.湘潭市辖一县两市两区(即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岳塘区、雨湖区),实插晚稻154.32万亩,比上年增加3.06万亩,禾苗长势平衡,群体结构合理,落色好,结实率高,丰收在望。根据省测产分析,预计全年晚稻按习惯亩产可达534公斤,加上早稻统计上报产量,全市共计144.91万亩双季稻,预计总产可达147.12万吨,平均亩产1015公斤,单产、总产均可创历史最好水平,所辖5县(市、区)双季稻田亩产均可过吨粮(详见附表)。

2.湘潭市晚稻大面积丰收,主要是各级领导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应用综合配套技术。狠抓了推广良种、扩大杂交稻、培育带蘖壮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病虫草鼠综合防治、喷施谷粒饱等先进实用增产技术,科技入户率达90%以上。

3.湘潭市成建制开发吨粮田,领导重视,层层负责,强化了政府行为,健全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多渠道增加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层层办示范样板,组织高产竞赛,促进了晚稻平衡增产。

评议委员会认为,湘潭市连续多年实施成建制开发吨粮田、建设吨粮市,指导思想明确,领导措施得力,组织严密,技术配套,科技入户率高,测产方法严谨,资料齐全,数据可靠,预计全年双季稻田亩产可过吨粮,其成建制开发吨粮田的基本经验,可供我国同类地区借鉴。

10月17日,湖南省湘潭吨粮市建设晚稻现场会在湘潭市召开,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省委、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兄弟地市的领导、专家和中央、省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湘潭市、县(市、区)与部分重点乡(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同时参加。时任市长蒋建国、副市长殷正海代表市委、市政府分别作了湘潭开发吨粮田、建设吨粮市的情况汇报。国家农业部、国家农业科研院校的领导、专家和省委、省政府、省吨粮田开发领导小组及省农业厅的领导分别讲话,他们对湘潭开发吨粮田、建设吨粮市所取得的成绩与成功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由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个个县(市、区)双季稻田亩产过吨粮,且按省颁八条标准考核验收全部合格。

1997年1月30日,由省农业科研院校专家、教授组成的验收鉴定委员会,根据1996年10月由国家、省级专家、教授组成的考察评议委员会所作出的现场考察评议意见,并经省、市统计部门核查认可,最终又对湘潭市双季稻田成建制亩产吨粮结果作出了如下验收鉴定意见:

1.湘潭市经过十一年艰苦奋斗,吨粮市建设成效显著。经省吨粮办组织分季测产,县、市统计部门依法统计,全市1996年145.02万亩双季稻,总产146.81万吨,亩产1012.3公斤,比前3年平均亩产量增长11.8%,粮食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所辖一县两市两区双季稻田粮食亩产全部过吨粮。

2.湘潭市委、市政府指导思想明确,把创建吨粮市作为“农业稳市、科技兴市、富民强市”的重大举措,摆在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市、县(市、区)、乡(镇)层层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奖惩机制,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样板示范,促进平衡增产;健全农技网络,强化服务功能,形成了完整协调的生产指挥、技术服务、后勤保障体系。

3.围绕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近3年来,共投入资金3.8亿元,投工6831万个,改善灌溉面积53.07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5.58万亩,旱涝保收比例占93.7%;投入资金2451万元改造低产田,使中、高产田比例达90.5%;大力积制有机肥,推广稻草还田,发展养猪积肥,使土壤有机质上升到3.67%;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1996年经省绿化委员会验收,绿化率达97.7%,从而使稻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4.以双季稻田成建制亩产过吨粮为目标,积极推广综合配套技术。因地制宜采用绿肥——双季杂交稻、菜————稻等高产种植模式;通过扩大中、迟熟品种,推广杂交稻新组合,良种覆盖率达97.8%;坚持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管水,重点推广早稻旱育秧、抛秧、烯效唑、谷粒饱等生化调控技术和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实用技术入户率达95.6%。

5.以吨粮田开发为龙头,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经济作物、畜牧水产、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农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4元,比上年增长29.4%,其增长额度和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了粮食产量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1996年晚稻生产后期,经省吨粮田领导小组邀请国家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和省内有关领导、专家现场考察评议,对湘潭吨粮市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验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湘潭市吨粮市建设,领导有力、工作扎实、成效显著;资料齐全、数据可靠,达到了湖南省吨粮地(市)建设标准,实现了双季稻田成建制亩产吨粮的第一步目标。至此,湘潭市成为了全国第二个地(市)级吨粮市。

最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湘潭市“双季稻成建制亩产吨粮市”的奖牌,并发放奖金50万元。1997年,全市双季稻亩产继续过吨粮。由于湘潭市双季稻亩产连续三年过吨粮,该项目还获得了省星火计划一等奖和省丰收计划一等奖。

第二,湘潭“吨粮田”建设的主要做法

回顾湘潭吨粮市建设历程,深感意义深远,工作艰辛,吨粮成果来之不易。围绕吨粮市建设,由市农业局牵头,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明确吨粮建设目标

吨粮市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九十年代 的农业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人们认识不尽一致,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湘潭市的粮食问题已基本解决,不必再下大气力抓粮食,一旦粮食多了又会出现“卖粮难”;有的认为,粮食单产已超过“双纲”水平,难以再高产;有的认为,生产资料价格高,粮食比较效益低,抓粮食没奔头,抓谷子不如抓票子,等等,诸如此类的障碍因子将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和阻碍粮食生产的发展。为澄清这些模糊认识,市委、市政府认真分析了形势,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于1991年以《潭政发〔1991〕03号文》提出创建吨粮地(市)的响亮口号,大张旗鼓地提出建设吨粮市的必要性、可行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物质需求。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况且,湘潭也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的确存在人多田少、人增地减、粮食供求矛盾日益严重的实际情况,这也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和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结合体,是一种弱质产业和风险产业,可塑性大,稳定性差。

鉴于上述理由,我市抓粮食生产必须坚持不懈,毫不动摇,而且只有在现有耕地上挖潜力,主攻单产——开发吨粮田,增加总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吃饭这件头等大事,保证社会稳定。建设吨粮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只有粮食供给得到有效保障,才能腾出手来发展二、三产业,创建吨粮市也是为农民开辟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因此,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过吨粮,奔小康”作为总揽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湘潭市开发吨粮田、建设吨粮市有着较好的背景和条件。湘潭粮食单产水平一直处于全省先进行列,1968年过“纲要”,1976年过千斤,1983年跨“双纲”。1981年至1983年,湘潭地区农业局和省农业厅先后在湘潭县楠竹山公社北岸大队办点,并共同设计实施的百亩双季稻高产栽培示范片,成了当时全省第一个百亩双季稻连续三年亩产超1000公斤的丰产片,为我市建设吨粮田提供了经验,闯出了新路。这样,“吨粮田”概念也由此而生,并开始萌发孕育了我市双季稻亩产吨粮的工作思路。湘潭的粮食生产也和全国一样,经历了三次飞跃,这就是单季改双季,高杆改矮杆,常规稻改杂交稻。每一次飞跃,粮食生产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每一次飞跃,湘潭都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走在了前列,并有过为全国南方水稻生产会议提供现场观摩的辉煌历史。诸如这种时代背景,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开发吨粮田、建设吨粮市的奋斗目标,历经11年,农业科技工作者上下求索,获得一条通过提高单产、增加总量,保证粮食满足市场需求的道路。湘潭建设吨粮市有着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是湘潭位于北温带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适宜双季稻高产栽培。二是基础设施较好。全市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9座,小一型水库67座,小二型水库299座,总库容量9.57亿立方,蓄引提总水量14.7亿立方,平均拥有量居全省第一。特别是韶山灌区,库容量3.7亿立方,灌溉面积达100万亩,自流灌溉达86万亩,覆盖全市近50%的耕地。全市有效灌溉面积95%,旱涝保收面积90.7%。到1995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75.15千瓦,拥有耕种机2.27万台,亩平机械动力0.67千瓦,居全省第一。稻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水平高,为快收快插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市于1990年消灭宜林荒山,森林覆盖率达到44.64%,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四是稻田综合生产能力较高。具备吨粮生产能力的中、高产田占87%。1995年启动的第三期洞庭湖区农业综合开发又为湘潭的低产田改造带来了契机,总投资为2451.3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858.8万元,市、县两级财政配套资金292.5万元,银行专项贷款600万元。到1996年,两年共改造低产田10.2万亩。五是经济比较发达。亩平化肥用量达130公斤,且有机肥多。湘潭市年出栏牲猪340多万头,农民人均饲养牲猪2.1头,居全省第一,且猪栏粪和农作物秸杆还田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大量有机肥源。六是农民有着丰富的种植双季稻经验。有一批如李罗斌、赵立武、马定坤等这样的国家、省级劳动模范和泉塘子农技站等这样的基层先进农技推广机构。泉塘子农技站是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1993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曾视察泉塘子农技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七是湘潭县、湘乡市都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历来对湘潭的粮食生产十分关心、支持。特别是1996年“国家水稻高产科技工程”项目在我市湘乡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湘潭吨粮田开发向纵深发展。由于中科院、湖南师大的教授、专家们与我市科技人员共同攻关,刻苦钻研,在双季稻生产中将已有先进技术高度集成,综合组装,初步形成了一个适合我市早、晚稻生产的新型技术体系,充分发挥了多项技术的“整合效应”及大面积示范的规模效应。

(二)强化吨粮工作力度,形成各级政府行为

吨粮田开发是涉及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成为各级政府行为,变成全社会的行动。

1.加大领导力度,完善目标管理

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吨粮田建设摆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位。为了切实加强对全市吨粮田建设的组织领导,1996年3月,市政府根据当时人事变动的实际情况,在原有吨粮田开发组织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充实了以时任市长蒋建国为首的吨粮田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11个涉农单位组成,设立了常年工作班子,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开展工作。5个县(市、区)也相应调整充实了以行政首长为首的吨粮田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县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三级均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将吨粮田建设成绩作为评定单位工作和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成绩的重要依据。市政府制订了优惠的激励机制和严厉的约束机制,规定经省级验收过吨粮后,大县(市)在省奖10万元的基础上再奖励10万元,粮食面积较小的市(区)奖励1~3万元,并连续奖励3年。1996年全市成建制过了吨粮,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各县(市、区)予以表彰,并发放了吨粮奖金27万元。为了把吨粮市建设变为全民行动,市政府颁发了“关于认真抓好粮食生产,力争1996年建成吨粮市”的动员令,全年共组织了10次重大活动,并根据农事需要发出了5份传真电报和紧急通知,不误农时地指挥生产。市人大常委会对吨粮市建设十分重视,多次组织国家、省、市人大代表视察吨粮工作,并在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上认真审议了吨粮市建设工作,进一步分析形势,总结经验,促进了吨粮开发工作的平衡发展。

2.加大样板力度,促进平衡发展

1995年至1996年,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共办吨粮示范点324个,参加办点干部达1021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87人,中高级技术干部68人,示范面积达53.2万亩,占双季稻面积的36.7%。市委、市政府派出的小康示范点、扶贫点、整顿后进支部工作组都把“过吨粮”作为他们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时任市委书记陈叔红、市长蒋建国、市人大主任王为民、市委副书记陈坤、副市长殷正海等党政领导都闪亮登场,办点示范,为吨粮市建设作出了样板。市直各部门在春播、双抢都组织干部到农村参加劳动,和广大农民一道为吨粮市建设耕耘。

湘乡市洙津村是“国家水稻高产科技工程”示范基地,在中科院、湖南师大等各级专家的带动下,一年中参加试验29人,完成各种试验课题25个,共设试验小区781个,参试人员坚持和发扬刻苦钻研精神,1995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在水稻抗灾减灾栽培技术研究、水稻超高产栽培100亩样方定位观测等四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科研成果。该村1120亩双季稻亩产达1077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增97.9公斤,增长10%。这个村的农民,为了建设高标准吨粮田,1996年人平集资200多元,建成了一条高标准渡槽,使全村800多亩农田旱涝保收。接着又集资建设百亩高标准农田,渠系配套,排灌分家,田埂硬化。湘潭市吨粮办在湘潭县云湖桥镇烟山村办吨粮综合示范点,其中许家组125亩丰产片亩产突破1240公斤,实现了三季过“三纲”的目标。

3.加大服务力度,形成工作合力

吨粮市建设这一宏伟目标凝聚着各个部门的智慧和力量,市直机关各涉农部门都以吨粮市建设为己任。市政府对市吨粮田开发领导小组的11个成员单位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努力工作,齐心协力。市农办、市农业局认真组织吨粮市建设方案的实施;统计部门认真核实粮食种植面积,积极配合农业部门现场测产,依法统计;科技部门立项组织水稻新品种、优质稻、两系杂交稻、旱育秧、化学调控剂等11项科技项目的实施,安排经费37万元;计划、财政、供销部门全力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资金支持,年内共组织化肥30.64万吨,农药0.6万吨,发放支农资金2.1亿元,安排示范点尿素1000标吨;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农业机械化作业,出动农机具2.27万台,机械收割、耕种面积290万亩次,大大加快了收插进度;水利部门整修、加固、疏通水利设施,确保农田灌溉自如;气象部门除定期提出月报、旬报外,对重大农事的天气状况和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时发出预报,并配合农业部门搞好产量预测;新闻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吨粮市建设的目的、意义,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湘潭日报设立了“农民之友”专版和“向吨粮市冲刺”专栏,湘潭电视台、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经常播放吨粮开发的情况,全年共刊登播放与吨粮市建设有关的各类文章86篇(次)。各有关部门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4.加大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环境

为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我们完善了农村双层经营责任,发展农业产业化,努力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加大了农业执法力度,坚持依法治农。反复宣传《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农业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农业、国土、环保等部门密切配合,大张旗鼓保护国土资源,划定了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对开发区进行了清理整顿,使良田还耕,制止了违章占地,使我市粮食种植面积有所回升。整顿、净化了种子市场,充分保护农民利益。1993年至1995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杂交水稻种子管理的通知》等文件、通告共4件。市农业局、市种子管理站发布有关文件、措施、通告共18个,仅1996年组织农业、工商、技监、公安、法院等部门开展大规模执法行动4次,共封存不合格不育系种子1295公斤和杂交稻种子3万公斤,没收非法经营杂交稻种子6744公斤,销毁自发繁殖种子3.4亩和自发制种424.1亩,种子市场基本净化。1996年全市杂交稻种植面积达93.3%,而种子纯度都在98%以上。农民用上了放心种子,实现了增产增收。

(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在吨粮市建设中,我市致力于抓基础、抓“硬件”,建立“多管齐下,突出主体”的投入机制和积累工作制度,为确保吨粮田持续高产稳产,着力抓了以下五大建设:一是大范围改善水利条件。1994年至1996年,市、县、乡三级财政及农民自筹,共投入资金3.8亿元,投入劳动工日6831万个,完成土石方6410万立方,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53.07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5.58万亩。二是大面积改造低产田。以农业综合开发为龙头,投入资金2451.3万元,改造低产田10.2万亩。三是下大气力改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1994年至1995年连续两年狠抓冬春积制土杂肥,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农业部提出的百日增肥活动,动员农民以人畜粪还田和秸杆还田。1996年每亩稻田猪栏粪达到1200公斤,稻草还田比例达到86%,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定点监测结果显示,1996年有机质含量为3.67%,比大面积开发吨粮前的1989年提高了0.42%。四是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1995年入冬后,市、县、乡三级财政及农民自筹共投入资金8970万元,实行田、土、山、林、路综合治理,共投工2850万个,完成土石方2350万立方。五是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1996年稻田机械化、半机械化水平达85%。尽管当年早稻“双抢”连日阴雨,但由于动力收割比例达92%,晚稻机械翻耕达51%,大大加快了收插进度,为晚稻搭起丰产苗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四)健全农技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兴,要靠科技兴,科技兴要靠队伍兴。全市有一支700余人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农业科技队伍。长期以来,他们奋战在基层,风里来,雨里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赢得了领导的好评和农民的赞誉。为了稳定这一支队伍,各级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给予了关爱,尽量为他们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1995年初,市政府评选了一批泉塘子式的“十佳”农技站,并给予表彰和奖励,调动了大批农技干部的积极性。后来又对全市200名特招乡镇农技人员,实行市、县、乡三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3600元作为工资补贴,均足额到位。市政府还发文规定,对每亩田提取1公斤稻谷交农技站作为技术服务费。同时,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在全市顺利地开展了“五站三定”工作。为稳定农技队伍、服务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达到了队伍稳定、人心安定、工作起劲的目的。多年来,我市已形成了市、县、乡、村、科技示范户联为一体的“四级一户”农技网络。

吨粮田开发的实质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将各个单项增产技术组装配套,发挥整体效应。提高科技含量,强化服务功能,达到技术、产量、效益的同步增长。在建设吨粮市过程中,我们注重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大力实施“丰收计划”、“星火计划”项目。每年从全市农业切块经费中安排10%用于农业技术项目的推广。1996年仅“丰收计划”项目就安排了48万元,组织实施项目16个,同时推广18个兴农项目,实现当年农民纯收入4.76亿元,人均增收226元。

我市自1989年起,坚持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农技培训班。其中1995年至1996年市农业局连续两年举办了以吨粮田开发、两系杂交稻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班,培训到乡镇长和农技站长,邀请了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农业部顾问张世贤教授等高级专家讲课,效果很好。1996年,全市各级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5期次,印发技术资料17.5万份,培训2.45万人次。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切实加强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全年参与吨粮田开发的农技干部达693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3人,农艺师155人。下乡技术指导5万多人次。大力开展技术承包,其承包面积达86.5万亩次。为了全面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全市62个乡(镇)都办有农科教中心,以农科教中心为载体,广大农民学科学、学技术蔚然成风。新技术入户率达95.6%,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第三,湘潭“吨粮田”建设的成功启示

(一)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是抓好粮食生产的首要条件

回忆改革开放以来,湘潭市粮食生产的发展是W型的三起两落态势,减产的时段正是吨粮田开发前后,两次都是粮食丰收以后思想上放松,措施上不力,粮食出现卖难,粮价下降,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1977年至1983年,全市因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稻谷总产从74.26万吨,提高到130.78万吨,六年增产76.1%。1984年,由于种种原因全市粮食严重减产,一直到1994年仍在120万吨至130万吨之间徘徊。吨粮田建设成功后,全市又连续三年粮食丰收,并连续三年亩产过吨粮。后因调整农业结构缺乏经验,盲目调减种粮面积,致使全市粮食生产又走了一段时间的下坡路。直到2004年以后,中央每年发出1号文件,国家农业部又组织开展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之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全市吨粮田建设的成功实践,为新时代粮食生产与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才出现了全市粮食连年丰收的新局面,其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均连创新高。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32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至少保持在150万吨以上。2017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323.55万亩,粮食总产达151.8万吨,且基本实现了优质高效。全市吨粮成果不断巩固,粮食产业稳步发展。湘潭县先后11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湘乡市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09年,湘潭市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从2015年开始,湘潭县又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湘乡市也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优秀县(市)。全市先进种粮大户和种粮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层出不穷。可以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湘潭市的粮食生产已创造了光辉历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实践证明,粮食生产的警钟要始终长鸣,不能时紧时松。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和科学种田的措施,必须不断调整创新,狠抓落实。

湘潭建成吨粮市后,粮食生产正在经历五个方面的历史性转变:一是粮食产量由数量型向数质并重型转变,走优质化的道路;二是水稻品种由引进型向引进与自育种并举型转变,走自主创新的良种化道路;三是粮食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走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的道路;四是水稻生产过程由繁杂劳动型向轻简节力型转变,走机械化、现代化的道路;五是大米产业经营由过去产销脱节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转变,走产业化的道路。

针对粮食生产的历史性变化,我市今后应采取针对性的有力措施。一要加强领导,责任到位。各级党委、政府仍然要把粮食生产纳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继续将其纳入对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明确目标,建立责任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采取一切过硬措施,坚决遏制稻田弃耕抛荒和“双改单”的现象。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防止粮食总产量大起大落,真正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二要落实政策,鼓励种粮。要认真贯彻落实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特别是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对粮食生产、收购价格、市场流通、种粮补贴和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政策规定。要坚决改变那种种粮者不能完全得到国家政策性补贴,而不种粮者反而拿到了补贴的不良现象,对种粮专业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及家庭农场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扶持。三要加大投入,以点促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每年的农业切块经费要向粮食生产倾斜。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增强粮食生产发展后劲和抵御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各级领导和农业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坚持面向农村、面对农民办点示范,充分发挥样板的示范辐射作用。四要数质兼顾,注重实效。要继续主攻粮食单产,这是今后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湘潭实现双季稻田亩产过吨粮目标后,还应明确提出过“三纲”的奋斗目标。既要不断巩固吨粮田建设的成果,又要不断发展高效吨粮田。建设高效吨粮田,就是要不断改良品质,推广优质稻,普及杂交稻,发展超级稻。按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标准生产适合人们生活需要的多种优质食品,并在全面、高标准、机械化和精深加工上下功夫。水稻生产要有规模,就必须提倡办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以便于使用机械,提高生产效益,并不断延长产业链,生产出以大米为原料的多种花色食品。还要充分利用粮食的副产品,包括米糠、谷壳、稻草等,以达到增加粮食总产值和农民收入的目的。

(二)坚持依法治理农业,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1.依法保护基本农田

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业、国土部门应紧密配合,大张旗鼓保护国土资源,特别是依法保护好基本农田。现在,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已全部划定。今后,对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项目必须进行严格审核,必须坚持占一还一,并要配套改良措施,使良田还耕。凡发现违章侵占、毁坏农田或破坏水利设施的现象,要坚决打击,并给予重罚。罚金用于垦荒和改造中低产田,使我市粮食种植面积有安全保障。同时要严禁粮田他用,奖励种植双季稻和冬粮作物。

2.加强农资市场管理

现在,农业生产已进入法治时代。要认真宣传《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和《种子法》等农业法律法规,认真抓好种子、农药、肥料等农用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管、检验和登记工作。对农资市场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范围。坚持不定期的组织检查、整治农资市场。每年要重点组织好几次较大规模的全市性农资市场大检查行动,加大对非法制售假劣农资行为的打击力度,端掉制假窝点,防止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种子质量案件,并及时受理农民投诉,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和农业经济秩序。

3.狠抓粮食质量安全

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禁止使用剧毒农药,严防有害生物入侵,加强对稻谷质量的检测,逐步向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发展。

过去,在抓吨粮田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注意力放在攻高产方面,而对于农村、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有所忽视,比如增施化肥、农药、激素,造成面源污染,对土壤调查监控不到位,致使对部分含镉超标的土壤,没有采取相应的得力措施。今后,要以大幅提高粮食质量安全为目标,制定并实施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规程,开展产地环境质量评估,抓好无公害稻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行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在实施湘米产业工程的同时,必须坚持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把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加强对全市湘江流域两岸附近农田重金属镉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断为粮食生产创造优美安全的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生产出符合食品标准的安全产品。

(三)优化农技服务功能,是推进粮食产业的有效途径

1.优化品种结构

优良品种是粮食增产的基础。过去在实施吨粮田建设项目中,全市始终坚持推广杂交水稻,以确保粮食增产丰收。1996年全市种植杂交早稻28.3万亩,杂交晚稻144.07万亩,占晚稻面积的93.4%,双季稻良种覆盖率达97.8%。其中两系杂交稻由1990年的446亩扩大到10.2万亩,平均亩产由400多公斤提高到556公斤,比同熟期三系杂交稻亩增51.5公斤,增产11.2%。1995年至1996年,泉塘子农技站组织实施的两系杂交丰产片、丰产丘分别闯过600公斤、700公斤大关,其中试验丘最高亩产达775.2公斤。因此,大力推广杂交稻,是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本世纪,世界将面临着人口急剧增加,粮食安全受到挑战的严峻形势。杂交水稻作为首选重大增产技术品类,已经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充分肯定和推广。就我国而言,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问题不可忽视,还是要大力普及杂交稻,并要大力发展超级稻。目前,全市晚稻杂交面积已占整个晚稻面积的90%。今后就是要进一步发展杂交早稻。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力争全市每年杂交早稻种植面积达80%以上,晚稻杂交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90%以上,同时,全市超级稻种植面积每年也要不断增加。

在普及推广杂交稻、发展超级稻的同时,还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优质稻米的开发。1995年,我市优质稻种植面积为53.04万亩,1996年进一步扩大到65.33万亩。优质稻的开发促进了全市水稻品质的改善和商品率的提高及效益的增加,一般亩产值可增加160元以上。1996年,全市仅优质稻一项就为农民增收1.05亿元。我市优质稻开发项目因此荣获省星火计划二等奖,并参加了北京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奖展览。2017年,全市优质稻播种面积达207.68万亩,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64.19%,其中以湘晚籼13号、泰优390、桃优香占、玉针香等为主的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达50.82万亩。优质稻种植面积与订单生产呈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大提高了稻米品质和生产效益。在今后的粮食生产中,要继续推广一些已经过实践证明产量高、米质好、抗性强的优质水稻品种。同时,还要不断引进、筛选、繁育新品种,不断提升湘潭稻米的优质率。

2.优化栽培技术

良种虽然能增产,但还得靠良种配良法才能实现。在吨粮田建设中,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良种良法配套工作,结合当地生产实际,不断优化栽培技术,并特别注重对实用技术的推广。多年来重点推广的实用技术项目有:①早、晚稻良种优化布局、合理搭配。②大力推广浸种育秧先进技术。早稻强氯精消毒、地膜育秧达到100%,晚稻强氯精消毒、烯效唑浸种或多效唑喷施秧苗达到100%。推广抗寒剂育秧、旱育秧、旱育软盘抛秧达41.4万亩。合理密植规格化插秧达67%。湘乡市农业局曾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出水稻砂育抛秧、隔层肥泥育秧新技术,是对现有旱育秧、软盘抛秧的突破,也曾得到了省农业厅和国家农业部的充分肯定。③为了防止水稻早衰和提高结实率及千粒重,喷施“谷粒饱”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面积占到53%。④认真搞好病虫草鼠的综合防治,将病虫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⑤推广其他实用新技术14项,新技术入户率达到了95.6%。这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做法,为当时的吨粮市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现在或将来仍然值得借鉴。今后,在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产业进程中,还应推广更多的实用新技术、新设施,靠科技不断创新,推动全市粮食产业不断攀上新台阶。

3.优化服务手段

为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户到田,更好地促进粮食生产,在优化服务手段方面,要着重抓好五个环节:一是抓好农技队伍建设。1988年4月,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服务组织建设的决定》,对恢复和建设农技服务组织起了很大作用。到了九十年代,全市133个乡镇都已建立了农技站,有农技员249名,还有214个重点村配备了农科员,并且涌现了全国先进农技站——湘潭县泉塘子乡农技站。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关于学习推广泉塘子乡农技站,加强农村基层服务组织建设的决定》,全市出现了学习泉塘子农技站的热潮。经过自下而上的推荐,全市又评选出了10个“十佳”乡镇农技站。到了本世纪,又涌现了全国五星级乡镇农技站——湘乡市月山镇农技站、湘潭县易俗河镇农技站和省“十佳”乡镇农技站——湘乡市东郊乡农技站等先进单位。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常态下,要继续不断发现、培育、评选、推介、宣传基层农技服务先进典型,进一步健全农技服务网络,发展农技站、专业合作社与粮食加工企业新的联络服务形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二是抓好技术培训。发展现代农业,搞好粮食生产,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包括农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都要提高素质。这就要认真搞好培训,不断学习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今后,要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平台,切实抓好农民培训,同时要积极选派农技人员参加各类科研院校培训,不断提升广大农民和农技人员的素质。三是坚持办点示范。办点示范是农业部门长期以来指导服务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农业部门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要继续发扬。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要坚持深入基层,蹲点办样板,以点带面。真正做到现场讲给农民听,发给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并真正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四是实施项目带动。坚持为基层多争取项目与资金,并做好跟踪服务与监督工作。要切实抓好以实现粮食绿色高产高效为目标的湘米产业工程和两系杂交、超级稻、新品种展示、优质稻开发等项目。抓住了项目,就牵住了“牛鼻子”,就能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坚持为农民多办实事、好事,认真落实“良补”、“直补”、“机补”等项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五是加强农业信息网络服务。要充分利用现有农业信息网络设施,发布各类农情信息,为农民服务。今后,市、县两级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并将信息网络的建设逐步扩展到乡、村。同时,建设好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加工企业信息网络体系,使信息网络真正为农业发挥巨大作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在粮食生产领域必须紧跟形势,要十分重视加强农业信息工作,掌握最新科技动态,及时收集、引进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做到研究一批、引进一批、推广一批;人才有培训、技术有储备、推广有套路;产工销结合、产学研结合、农工商结合。要站在大农业、大市场、大视野的位置抓好粮食生产与产业发展。

4.优化流通环境

要实现粮食产业的良性发展,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关键,发展培育中介组织是纽带。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和肯定龙头企业在发展粮食产业尤其是优质稻米产业中的关键地位。通过多年的努力,湘潭优质稻米加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涌现了象聚宝金昊、凯歌米业、金华米业、冲浪米业、华绿科技和金涛盛世等一批粮食加工企业,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优质稻米品牌,并实行优质优价,带动了粮食产业发展,推动了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了全市发展优质稻米产业的重要带动力量。我们要优化粮食加工流通领域,就是要支持帮助龙头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引导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深化改革、搞好经营,增强发展后劲;鼓励支持企业对口建设和发展水平较高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健全生产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订单生产和互利互惠机制;支持企业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实施品牌战略。在巩固全市稻米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外地市场,真正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其次,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这不仅是湘潭现代农业新常态下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一头连接企业(市场),一头连接广大农民,已经成为连接生产和加工乃至销售的重要纽带。要坚持“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加大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服务农民和引领农民进入市场中的重要作用。要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龙头企业、技术服务组织、种粮大户等创办稻米专业合作组织,实现组织形式的创新,充分发挥稻米合作组织在粮食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刘克云,系农业分会秘书长,曾任原湘潭市农业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现为湘潭市农业委员会退休正县级干部;

陈佑斌,系农业分会会员,曾任原湘潭市农业局总农艺师、副局长、调研员,现为湘潭市农业委员会退休正县级干部;

尹北海,系农业分会名誉会员,曾任原湘潭市农业局局长、调研员,现为湘潭市农业委员会退休正县级干部。)

 

 

 

 

 

 

 

 


附表:

一九九六年湘潭市双季稻田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亩、公斤、万吨

单  位

双  季  早  稻

早        稻

晚        稻

面积

亩产

总产

面积

亩产

总产

面积

亩产

总产

湘潭县

81.14

1014

82.27

75.5

478

36.06

86.77

532.5

46.21

湘乡市

52.15

1019

53.12

49.01

480

23.52

55.29

535.4

29.60

韶山市

6.52

1004

6.543

6.195

469

2.903

6.84

531.9

3.64

岳塘区

3.77

1018

3.838

3.57

473

1.688

3.975

541.3

2.15

雨湖区

1.33

1017

1.352

1.23

473

0.582

1.425

540.1

0.77

全市平均

144.91

1015

147.12

135.5

478

64.75

154.32

534

82.57

与95年

比较(±)

2.46

10

4.01

1.85

20

3.57

3.06

-8

0.44

说明:早稻面积、产量为统计上报数;晚稻面积为统计上报数,晚稻产量:韶山市、湘潭县为省专家测产数据,

      湘乡市、岳塘区、雨湖区为市吨粮办、统计局在各县(市、区)自测基础上复测的结果。


上一篇:关于加快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调研         下一篇:春风吹过四十年 湘莲产业大发
版权所有:湘潭市老科学技工作者协会 备案号:湘ICP备18014771号-1 技术支持亿度网络

湘公网安备 43030202001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