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11个县市区都是革命老区,是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其中汝城、桂东、宜章、安仁4个县为罗霄山连片特困县。全市原有省定贫困村442个(撤乡并村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5.3万人,其中4个片县区贫困村284个,贫困人口27.2万人。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41.2万人脱贫,尚有贫困人口4.1万人。为了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助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我市各级老科协积极开展科技帮扶,动员组织广大老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向贫困宣战,帮农民致富,在服务“三农”、助力扶贫攻坚方面贡献余热。
一、以精准脱贫战略为统领,发挥科技帮扶作用
扶贫攻坚战打响后,我市老科协迅速组织各县市区老科协及市直各分会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讲话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信心决心,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不忘初心,凝聚脱贫力量。为了从思想认识上提高站位,明确方向,一方面,我们注重从加强党支部建设入手,组织支部党员到汝城、桂东红色教育基地及市区东塔烈士陵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活动,并把学习教育的实效落实到精准扶贫的实际行动上。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沉下去进行专题调研及走出去赴江西高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考察学习,进一步摸清底子,掌握实情,获取真经,找准目标。市老科协研究下发了关于助力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提出了“12345”的工作思路,即办好一个示范点、建好两支“团队”、强化三个平台、发挥四大作用、实现五个助推目标,以“精准结对,促进提升”为原则,在科技帮扶、“创百”保健、参与乡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助力塑造农村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做优做实融入融合文章,在共建提升、促进发展上彰显作为。此外,我们还在汝城县召开科技扶贫工作推进会议,进一步激发广大老科协会员参与扶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基层老科协队伍助推扶贫攻坚能力。
二是坚持项目带动,确定脱贫布局。近三年来,市老科协坚持科技扶贫,在稳定粮食生产基地的同时,念好“三海经”(烟海、油海、竹海);抓好三大开发(富硒农产品、楠竹春笋冬出、水果);搞好三个带动(基地带动、项目带动、市场带动)。市老科协组织研发楠竹春笋冬出项目,已在资兴、桂东、永兴、苏仙和北湖等县市区示范推广,三年累计试验示范推广面积2450亩。以往冬笋在自然环境生长、每个只有半斤,运用“楠竹冬笋丰产”栽培技术,可使冬笋单个达到一、两斤,亩产453公斤,产值达9060元,冬笋纯收人7560元,有效地助力我市山区1200多户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在市老科协的带动下,各县市区老科协都确立了自己的科技帮扶项目。三年来市、县两级示范推广高产优质水稻218.6万亩,其中示范推广富硒水稻共8.59万亩,带动1.86万贫困户脱贫致富;油茶林累计开发296.4万亩,带动山区村民29.64万户增收致富。市县老科协专家服务团对确立的项目都派出专家,实行全年跟踪服务,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技术服务指导。
三是坚持合力攻坚,激发脱贫动能。近三年来,各级老科协在科技扶贫工作上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了上下联动、合力攻坚。嘉禾县老科协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500万元,对该县广发镇大塘村富硒万亩开发基地环山道路进行了水泥硬化,使基地建设提档升级。苏仙区老科协通过考察福建平和蜜柚产业发展情况,向区委区政府提出推动全区蜜柚产业发展的建言,并负责联系扶贫对象170户种植蜜柚650亩,帮助农户脱贫。桂阳县老科协对贫困山区山羊养殖业进行了调研,写出《关于急需解决全县山羊品种改良》的调研报告,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决定每年拨款3万元用于对养殖户购买品改种羊时给予60%的补贴。
二、以咨询推广研发为抓手,发挥科技帮扶作用
我市各级老科协积极与当地科技、科协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开展“三位一体”大科技服务、助推农村科技帮扶脱贫。
一是科技咨询服务。市老科协开展“星火科技12396”热线服务,受理科技咨询、解答生产技术中的疑难问题。科普咨询范围由郴州市辐射到全省其他13个市州和赣南、粤北、桂北、安徽等地区。近3年来,专家值班675天,接听咨询电话2136次,解决科技难题4486个,技术咨询回访满意率达95%以上。群众高度称赞:“科技110,服务见真情”。为了及时解答贫困群众经常咨询的难题,市老科协还组织专家编辑《郴州实用科技》,共印发15000册,寄送到各村组、农户。
二是技术推广服务。运用《郴州科技网》、《科技之窗》开展技术推广服务。近三年来,市老科协组织老专家在《郴州科技网》刊登科技文章525篇,发表科技信息1296条,办《科技之窗》和《科普宣传栏》365处,征集实用科技文章3285篇。临武县老科协自办的《临武科技报》每年印刷11期共4.6万份,发送到全县各乡、村以及贫困户手中,让老百姓第一时间了解到科技致富信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科技研发服务。全市各级老科协注重一手抓科技推广、科技示范、科技扶贫,一手抓研发创新。近年来,全市引进推广新技术116项、新品种218个,制订和改进新工艺121项,选育新品种6个,获得省、市科技成果32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宜章县岩泉镇上田村“湖南尚甜富硒食品有限公司”是县老科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基地,指导研发出新型湿鲜生物技术配制、发酵的一种纯天然、零抗生素、零激素的生物饲料,经检测有害残留物远远低于国家绿色食品指标中的含量标准,富硒的含量达到我省地方标准,因而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发明专利。该公司通过以“公司 基地(技术) 合作社 农户”的运行模式,带动周边12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每年能让贫困对象人均增收4300元。
三、以创新脱贫机制为动力,发挥科技帮扶作用
一是创新培训机制,提高科技素质。运用农民讲堂传授实用科技知识,这是老科协源于实践的一个创举。近三年以来,全市老科协举办科普(科技)培训845期(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5.49万人次,发放资料7.5万份。其中市老科协根据农时需要直接到农村基层,到田间地头举办水果管理、科学养猪技术、水稻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培训班19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665人次,发放资料5000多份。
二是创新经营机制,助推脱贫增收。近几年,各级老科协创新经营机制,重点联系帮扶791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年收入比未入社的农民高出20-30%。汝城县旱塘村在县老科协专家指导下大力发展硒山茶叶生产,全村300多户、1300多人共种植4600多亩硒山茶,茶叶品牌已远近驰名,由村茶叶专业合作社销往全国各地,人均收入过万元。宜章县老科协把宜章福鹅公司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进行跟踪和技术服务,帮助该公司以“富硒朗得鹅反季节繁育、养殖及深加工扶贫项目”向省老科协申报了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并获得项目扶助资金6万元。公司多年来与贫困户实现委托和股份帮扶,共联结带动贫困对象3240人,贫困户人均每年从公司分红2900元。
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倡导示范引领。科技助力贫困地区发展,关键要加强示范引领,用切实可行的模式和案例,让贫困群众看到科技脱贫的希望,增强科技脱贫的信心。全市老科协注重大力宣传和推介科技示范户,树立科技领先、回报社会的优秀典型,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嘉禾县广发镇老科协会员李天仁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后,发展不忘乡亲、致富不忘扶贫,他出资组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18期、农业科普讲座24次、农业科普宣传栏36期,免费赠送农业科普图书资料8000余份、捐赠苗木达10万株。资兴市老科协在回龙瑶族乡、清江镇、滁口镇、汤溪镇确定了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样板点,专家服务团成员实行分片包干,定期下到乡村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建立了七里金茶3400亩、汤溪狗脑贡茶2800亩茶叶生产基地。为了弘扬先进、凝聚正能量,市老科协编辑出版了《郴州市老科协先锋谱》一书,发送市县有关部门领导及所有老科协会员学习。
四、以领军人才优势为依托,发挥科技帮扶作用
全市老科协充分发挥老科协领军人才优势,依托协会中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基层干部科技帮扶,帮助贫困群众挖穷根,为扶贫攻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是组织科技致富能人带头脱贫。近年来,我市老科协充分发挥老科技精英、农村科技致富能人“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科技二传手”示范带动作用。苏仙区良田镇老科协会员黄志华创办郴州金朵高山菊业有限公司,投入近300万元,在下洞村种植高山菊花8000多亩,建成一条1000吨/年的速冻菊花加工生产线,他负责帮扶的106户贫困户人平年增收达5000多元。安仁县金紫仙镇源田村致富能人、支部书记段华在县老科协的指导扶助下,依靠科技发展养牛业,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农户户平养牛4头,年纯收入超1万元,成为年收入过300万元的富裕村。
二是组织技术专家顾问指导脱贫。市老科协专家服务团成员、养蜂专家黄汉明深入山区贫困村传授指导蜜蜂养殖新技术,帮助贫困户发展蜜蜂3000多箱,带动3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桂东县老科协楠竹专家黄裳先后5次向县委县政府建言加快发展楠竹产业,助推全县楠竹由8万亩发展到30万亩。他还编写了72篇科学种植楠竹的技术资料,经常到都辽、高桥、东水和沤江镇等地对竹农进行指导。广大竹农通过冬笋、春笋、竹材生产加工和销售,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三是组织科技特派员帮助脱贫。市县两级老科协每年都组织选派50名科技特派员,分别下到农村传授专业知识,进行对口科技服务。据统计,全市老科协科技特派员共服务“三农”项目160个,基地210个,累计新增产值3.81亿元,节省成本2537万元,带动19万多农户增产增收。市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唐庚元被派往安仁参与全县36万亩农作物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在他和科技团队的帮助下,全县水稻新增产量2223万公斤,新增产值6471.1万元,节约成本2521万元。市科技特派员刘贵芳被派驻汝城县泉水镇、宜章县莽山乡3处优质有机茶基地进行技术指导,跟踪服务的茶园面积5600亩,新增产量1.5万公斤,新增产值675万元,带动茶农1100多户脱贫致富。